欢迎来到品至官方网站!
咨 询 热 线 (免 长 途 费) 400-720-0011
首页>行业动态

新政后网贷转型方向

2016-11-02
    在《办法》发布后,地方银监局和地方金融办开始对地方网贷平台进场调研,调研主要内容包括:网贷机构基本情况、平台实际运营情况、业务种类情况、内控制度建设以及平台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等。
  不过严格归严格,为了给众多企业开展“自救”的最后时间,《办法》给平台毕竟留了一年的整顿期,在政策面前,整改的命运谁也逃不掉。但其实在今年4月国家开始整治互联网金融以来,就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转型调整了。

  对于这些“求变”的网贷平台,未来大致有四种发展路径。


  改头换面派

  在网贷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也许是为了脱离少数P2P跑路带来的行业污名化,据了解,自从今年2月以来,不少曾经以“互联网金融新贵”自居的企业,改名为“某某金融科技公司”,转型从事所谓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投顾、自动化理财等金融科技研发的科技信息服务企业,而除“金融科技”外,不少公司还把自己的业务包装成“P2B”和“P2G”等。
  但是即使努力跟“互联网金融”脱离关系,也只是改头换面,这些企业仍然逃脱不了政策的监管。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明确指出,“金融科技”将不允许直接从事金融业务,而是要与持牌机构合作,而合作的持牌机构也是同样要受到监管的。


  积极转型派

  在北京市区,一套普通的房子价格都要上百万元,若按照抵押成数五成来计算,房地产抵押的个人借款金额远超监管细则的最高20万规定,如果严格执行规定,平台很难正常做业务,借款人也很难贷到款。而对于法人借款来说,少部分企业借款金额也较大,所以从平台类型看,房贷、车贷等大额网贷平台成为不符合新规的重灾区,这类企业也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对于这类企业来说,转型做消费金融(小额信贷)业务成为目前众多平台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半年多时间中,已经有不少平台砍掉大额信贷业务向消费金融贷款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几个关键难题,首先是国内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基于现有征信体系不能有效判断风险;其次消费金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像支付宝、京东金融等都已比较成熟,在市场开拓、招募和组建消费金融团队上进入平台将遇到更多难题。


  联合收购派

  虽然《办法》规定平台整改期为一年,但从整个行业目前的平均借款期限来看,给出的转型时间并不长,所以一些P2P平台为快速转型寻找出路,而收购现有消费金融公司就成为最快的捷径之一。
  最近广州本土P2P公司壹宝贷就通过母公司微沃金服圈子收购了一家汽车消费金融公司“深圳嘉银融租”,另外,一度被冷落的小贷牌照也逐渐受到追捧,成为行业内的“香饽饽”。

  被迫退出派
  对于网贷企业来说,转型远远没这么简单,它们还面临很多困难,比如合规调整涉及到的环节较多,运营成本较高,中小平台难以承受;配套的监管制度和行政规范待发布,行业基础设施待完善,合规建设时间成本增加……也就是说,在业务模式几乎被完全颠覆的情况下,能否在12个月内完成合规调整还是个未知数。
  正如《办法》出台后,很多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未来能够存活的大多是专注于垂直市场、或者大区域市场的平台。如果一些地方平台只专注于本省市场,规模很难做到很大,也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如果在12个月过渡期仍未找到办法调整的话,将会逐渐退出市场。

致力于为全国中小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资质办理|政策解读
立即咨询

IDC,ISP,ICP,EDI,文网文,云计算,宽带接入,Q板,科创板尽在品至

总部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公路3665号金盾大厦708

上海(江浙沪) 北京(京津冀东北) 广州(粤桂) 武汉 重庆 济南(山东河南河北)

Copyright © 2016 上海品至实业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22360号